人類與萬物共起一源,在一萬年前無甚差別。想一想…遠古人類沒有動物的堅甲利爪、不會飛天、不會遁地、跑得沒人快、生得沒人多…人類為什麼最終能站上食物鏈的頂點?以前學者說:因為人類會使用「工具」。現在學者認為:因為人類會累積經驗,並且傳承。而文字就是極其重要的媒介!可以說如果人類沒有文字的話,就沒有今天的成就!
遠古時代的記錄
傳說在五千年前,中原的土地上,有一天天空突然下起了粟雨、山川間充滿了鬼哭神號!因為有一個異種人類-倉頡 發明了文字!從此鬼神為人們所趨使!在中原地區的文字起源於自然環境之中,發達於巫卜儀式,例如甲骨文就是這一方面的文字,最後定形於秦始皇的「書同文」。
六眼蒼頡
文字天生就具有改變人類行為和思想的力量,人們因為文字而吸取生存的知識和力量!而以文字影嚮歷史方向的最佳例子,就是秦代方士徐福,由海外所帶回的『亡秦則胡』一語,造就了〝萬里長城〞的興建。
蒼頡造字、鬼神號叫
西漢末年的王莽知道文字的力量,於是在漢平帝元始五年(西元五年)冬。刻意製作一塊上面有〝告安漢公為皇帝〞的石碑,然後「不小心」的被發現。王莽藉此大造輿論,讓豋上皇帝寶座合理化。王莽篡漢之後,而將〝貨錢〞的稱呼改稱為〝貨泉〞。因為他深知文字中的力量,〝錢〞字拆開來有〝金〞和〝リ〞容易使人聯想到〝劉〞。人民每天都要使用到錢,每次都會想到前朝的〝劉〞,當然是令人無法忍受!(真是想太多)所以改稱為〝貨泉〞。這種文字中所含的另一種意義,稱之為〝讖緯〞
王 莽
有意思的是:照王莽的方式,〝貨泉〞可以分成〝白水真人〞四個字,後來劉秀 (後稱光武帝)於河南安陽縣白水鄉起兵,前往「舂陵」(今湖北棗縣)跟兄長劉縯共同舉義,不是應了白水出真人的讖言嗎?
漢光武帝
直到今天〝讖緯〞依然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。像自我介紹時會說:弓長(張)口天(吳)一土(王)耳東(陳)木易(楊)卯金刀(劉)十八子(李)千八女鬼(魏)等等。明清時代商人的記帳方式也存在著〝讖緯〞的文字遊戲,以避免價格外洩,小弟節錄一些分享大家,各位可以想一想有沒有道理?
丁不勾(一) 平頭(一)
示不小(二) 空工(二)
王不直(三) 眠川(三)
罪不非(四) 睡目(四)
吾不口(五) 缺丑(五)
交不叉(六) 斷大(六)
皂不白(七) 皂底(七)
分不刀(八) 分頭(八)
馗不首(九) 未丸(九)
針不金(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