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「司馬台長城」之所以會被「行家」所欣賞,甚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推薦,不僅是它所處的「險」,更是由於它的「奇」!什麼「奇」?「奇」是指它的硬體措施在所有長城中是最先進;甚至最獨特的!因為它是針對火器(槍炮)的使用而興建的。因為當時的火器雖然威力驚人,但發射速度比弓弩慢很多(1分鍾3發,這還是訓練有素的),因此需要更有效的防護設施。


 


例如「司馬台長城」上的〝城垛〞不是一般城牆上的方形,而是菱形。這一點有何先進?很難用文字上形容。簡單的說:牆上的戰士在〝菱形城垛〞後面如果側身射擊時,菱形城垛可以有效的保謢戰士的胸部,如果在傳统的〝方形城垛〞上,戰士必須將上半身整個露在兩個〝方形城垛〞間,而增加了被擊中的機會。另一方面傳统的〝方形城垛〞的缺口間只能容納一個戰士,而〝菱形城垛〞的缺口間可以容納二個戰士﹝左右戰士皆在側身的情況下﹞交叉射擊,等於比傳统城牆多一倍的火力發揚。


 


另外有發現〝城垛〞間的圓洞嗎,這又是個令人激賞的創舉!原本是有一個〝甲〞字形的鐵板插入那個圓洞中。當戰士裝填彈藥時,鐵板橫擋在〝城垛〞缺口中,保護戰士。要射擊時只要以槍隻向前頂開鐵板即可。你看是不是很精巧呢?


 


這個先進的設計是出自明朝一代名將–戚繼光之手。戚繼光不但用兵如神,戰術靈活(例如創行著名的〝鴛鴦陣〞),另有用兵思想的書籍傳世。但少人所知的是,他也是個兵械發明家,例如針對日本武士刀所發明的防禦武器〝鐵芙梨〞;和攻擊武器〝戚家刀〞,就是抗戰初期,令日本軍人聞之色變的〝鬼頭刀〞也就是俗稱〝大刀片〞。由於長年在海上圍剿倭寇,觀察到海船中的〝防水隔艙〞的設施,運用到「司馬台長城」的仿禦設施,也就是「司馬台長城」獨有的〝障牆〞。〝障牆〞是預防敵人一旦攻上城牆,士兵仍可以此層層阻擊,不致像傳统城牆上一洩千里。





簡單的寫完這四篇長城,不禁感佩古人的巧思與要完成一件事的艱辛和意志的堅強!這都是我們身處於現代凡事講求便捷、省力,而懼於艱辛。凡事偉大的事物,皆根源於艱辛,容易完成的事,誰會認為它偉大呢?幾年前有部電影叫「阿甘正傳」,劇中主角單純的只是去〝做〞不計利害得失完成了許多偉大的事。而聰明人會做詳盡的計劃,運用各種方式,但成就...去做才是人們偉大的不二法門,不是嗎?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史噹瑪克 的頭像
    史噹瑪克

    史噹瑪克

    史噹瑪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