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多年前在高中課本中,讀到中國甲午海戰時的「定遠級戰艦」時,就對這艘中國空前絕後的戰艦(戰艦這個艦種也消失在大洋上了)著迷不己…2012年我來到山東威海,終於豋上了這艘戰艦,雖是仿製品但也考據得非常仔細,算是一償宿願。可是票價太貴了和北京紫禁城的門票差多,要70人民幣(350台幣)去年才50而己啊……
清代未年,承平己久的清帝國,開始受到來自海上的列強侵略,割地賠款受盡了屈辱。第二次鴨片戰爭之後,原本清帝國向英國買了〝中國〞、〝北京〞、〝江蘇〞等七艘軍艦,由舍納德.阿思本(Sherard Osborne)為艦隊司令,包含船上六百名軍官及英國水手等,清帝國付出了80萬兩白銀,但買到的是英國企圖控制中國海疆的陰謀!因此久這支傭兵性質的艦隊就解散了。
花了大錢當了寃大頭,中國海防問題被閒置一段時間,後來又因為「中法戰爭」和台灣「牡丹社事件」,和在英國的不懷好意,讓清朝為了自己的實驗艦種而買單(例如:龍驤級、鎮字號、超勇級),這一路上的跌跌撞撞使清朝下定決心,擺脫英國人的控制,轉向德國下定花費巨資定購「鐵甲艦」!
魯道夫.哈克Rudolph Haack
「鐵甲艦」是當時最強也是非常昂貴艦種,尤如今日的「航空母艦」,而德國的〝伏爾堅〞Vulcan當時雖沒有製作的經驗,而且最先進的〝銅鐵合金〞裝甲技術,又被英國嚴格限制出口,以報復中國的改弦易轍。但船廠的總工程師-魯道夫.哈克Rudolph Haack用盡心思設計了〝定遠級〞鐵甲戰艦
〝定遠級〞戰艦設計原稿(復製)
〝定遠級〞戰艦成軍之後一直是中國的驕傲!尤其是每艘船上的4門305毫米 口徑的巨炮,威震遠東!日後因為清政府的腐敗,讓一流戰艦在13年間日益老化,引擎幾乎報廢…… 1894年9月17日,北洋海軍發射著13年前的炮彈(多發射入敵艦沒有爆炸),驅駛著老氣虛虛的船隻,滿腔熱血都灑在大洋之上了。
中國文化中一直頌揚『過程』,像文天祥、岳飛等的事業皆未成功,但受萬世崇敬!北洋海軍長久以來受到歴史上的不公評論,也該反反案了。
艦首150毫米 口徑1880式副炮(背後)和二門47mm乞開司速射炮和救生艇
2004年威海港及當地企業威高集團投資5000萬人民幣,秦皇島瑞星船務工程負責,嚴格按照當時的規格仿造。工程於5月開始,2005年4月16日 駛進威海港,日也進行了海祭儀式,紀念甲午戰爭中抗擊日軍的北洋海軍,也是讓後人一窺這艘古艦的原貌。
305毫米口徑的巨炮和裝甲指揮塔(黑色部份)
信號室(收納信號旗的地方)
露天操舵 兩邊黑色的是魚雷艦 不過定遠艦到中國之後就移下了。
露天指揮塔和75mm克虜格炮
艦上的魚雷發射管,艦首二根、艦尾一根。連管中的魚雷都作出了!
艦尾的高級軍官餐廳
艦長室
艦長室旁的艦長餐廳兼會議室